隨著中小學生考試陸續(xù)結束,寒假的腳步越來越近。家有放飛自我的“神獸”,如何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很重要。今天,北京市疾控中心營養(yǎng)與食品衛(wèi)生所的副主任醫(yī)師黃梨煜,就來跟家長們分享避免孩子節(jié)后胖三斤的飲食小竅門。
每天需攝入超12種食物
“除了母乳可以滿足6月齡以內的嬰兒的營養(yǎng)需要外,沒有一種食物含有人體所需要的所有營養(yǎng)素。”黃梨煜介紹,人類需要的營養(yǎng)素有40多種,如蛋白質、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鈣、鐵、碘、鋅、硒、維生素A、維生素B1、維生素B2、維生素C等,這些營養(yǎng)素必須通過食物攝入來滿足人體的需求。
食物中含有多種營養(yǎng)成分,不同食物中營養(yǎng)成分的種類和數量又各不相同,人體對各種營養(yǎng)素的需要量也各不相同。
因此,為了更好地滿足營養(yǎng)和健康的需求,日常飲食中要攝入多種多樣的食物,建議每天至少攝入12種以上食物,每周至少攝入25種以上食物。
針對食物的具體種類,黃梨煜表示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、蔬菜水果類、畜禽魚蛋奶類、大豆堅果類等食物。食物多樣性不僅是為了攝入充足的營養(yǎng)素以及其他有益健康的成分,也是享受生活,才能長久保持適宜體重。
三餐合理巧搭配
每日三餐的食物搭配合理,應包括谷薯類、蔬菜水果、畜禽魚蛋奶和豆類,其中谷類提供的能量應占總能量的50%-65%,做到粗細搭配。
黃梨煜舉例說,按照一日三餐分配食物品種數,早餐至少攝入3-5種,午餐是攝入4-6種,晚餐4-5種,加上零食1-2種。
天天有全谷物、頓頓有新鮮菜,其中深色蔬菜應過半。可以適當多吃雞蛋、魚蝦、豆制品、牛奶等食物,它們不僅富含優(yōu)質蛋白質,還有豐富的鈣、鐵、維生素、不飽和脂肪酸、磷脂酰膽堿等,有利于身體和智力的發(fā)育。
需要特別提醒家長注意的是,不要用糕點、甜食或零食代替正餐,不用水果代替蔬菜或蔬菜代替水果,不用果汁代替水果。
三餐時間相對固定
放假在家,孩子難免晚睡晚起,但一日三餐還是要盡量做到有規(guī)律。黃梨煜提醒大家,兩餐間隔時間最好控制在4到6小時,做到定時定量,進餐時細嚼慢咽。
比如,一天中,早餐可以安排在6:30-8:30,午餐安排在11:30-13:30,晚餐安排在18:00-20:00。家長還可以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,引導其用小號餐具進餐,每餐細嚼慢咽, 減慢吃飯速度,每餐吃七八分飽。
吃好早餐別錯過
不吃早餐或早餐食物種類單一,會影響兒童的認知能力,增加患超重、肥胖及相關慢性病的風險。多項研究結果顯示,規(guī)律進食營養(yǎng)充足的早餐可以改善學齡兒童認知能力,有助于降低超重肥胖的發(fā)生風險。
針對寒假期間,有些孩子一覺睡到中午,直接來個早午飯的做法。黃梨煜提醒說,假期的早餐是最容易被忽視的,關于吃好早餐請家長注意以下幾點:
一是要保證孩子們每天吃早餐,并吃好早餐;二是應在6:30-8:30之間吃早餐,留出充足的就餐時間,最好在15-20分鐘之間。同時,早餐的食物品種要多樣,盡量色彩豐富,適當變換口味,早餐應包括以下四類食物中的三類及以上。
谷薯類 如饅頭、花卷、全麥面包、面條米飯、米線、紅薯等。
蔬菜水果 新鮮蔬菜,如菠菜、西紅柿、黃瓜等,水果如蘋果、梨、香蕉等。
動物性食物 魚禽肉蛋等,如雞蛋、魚、蝦、雞肉、豬肉、牛肉等。
奶類、大豆、堅果 奶類及其制品如牛奶、酸奶;豆類及其制品,如豆?jié){、豆 腐腦、豆腐干等;堅果如核桃、花生等。
此外,可以根據孩子的喜好以色、香、味、形為前提,增加食欲,制作營養(yǎng)均衡又美味的早餐。例如一個全麥饅頭、一份西紅柿炒雞蛋、一杯牛奶、半個蘋果;或者兩片面包夾切片奶酪、黃瓜片和煎雞蛋、一杯酸奶、果仁。